(本文包含医疗建议。内容皆收集自网络,不可作为临床建议,仅供参考,如有需求请及时就医。)
一、植物档案
属性 | 接骨木 | 易混淆种(接骨草) |
---|---|---|
学名 |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| Sambucus chinensis Lindl. |
科属 | 五福花科 接骨木属 灌木 | 忍冬科 接骨木属 多年生草本 |
植株寿命 | 多年生(寿命10-15年) | 1-2年生 |
茎干特征 | 木质化茎,髓心淡褐色 | 草质茎,髓心白色 |
药用部位 | 茎枝、花、果实 | 全草 |
毒性警示 | 生果含氰苷(加热可降解) | 无毒 |
接骨木科属分类的学术争议与进展
传统分类(20世纪主流观点)
- 忍冬科(Caprifoliaceae)
依据形态学特征(如复叶、花序类型)将其与荚蒾属(Viburnum)同归忍冬科
现代分子系统学(APG IV分类系统) ✅
- 五福花科(Adoxaceae)
基因测序显示:接骨木属(Sambucus)与荚蒾属(Viburnum)共同构成单系群,脱离忍冬科- 关键证据:
• rbcL基因序列相似度达89.7%
• ITS核糖体DNA系统发育树显示明确聚类
- 关键证据:
“荚蒾科”的误区
-
不存在独立”荚蒾科”
- 荚蒾属(Viburnum)与接骨木属(Sambucus)共同归属五福花科
- “荚蒾科”是民间或早期文献的误称
分类修订对照表
分类单元 | 传统分类(1980s前) | APG IV系统(现行标准) |
---|---|---|
接骨木属 Sambucus | 忍冬科 | 五福花科 |
荚蒾属 Viburnum | 忍冬科 | 五福花科 |
忍冬属 Lonicera | 忍冬科 | 忍冬科(维持不变) |
中国植物志的修订历程
- 1990年版:将接骨木属归入忍冬科
- 2020年修订版:依据APG系统调整至五福花科
- 重要文献:Flora of China Vol.19 (Adoxaceae)
分类学争议的实践影响
- 药用标准:
- 《中国药典》仍沿用”忍冬科”旧称(因标准更新周期滞后)
- 科研论文要求使用五福花科(如SCI期刊《Phytotaxa》)
- 园艺应用:
- 苗圃标签可能出现新旧科名并存现象
快速鉴别五福花科特征
- 花序:复聚伞花序(接骨木)或伞房状聚伞花序(荚蒾)
- 果实:核果(非忍冬科的浆果)
- 叶痕:冬芽具1对鳞片(忍冬科为多鳞片)
其他佐证
[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珍稀植物——接骨木_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]
https://www.nmg.gov.cn/ztzl/xyesdjgxsd/dmbj/202403/t20240327_2485973.html
二、灌木类特征深度解析
1. 形态密码
- 根系:浅根系,水平扩展半径达1.5m
- 茎干:
- 幼枝绿色→2年后木栓化→老枝灰褐色(皮孔明显)
- 髓心占比:直径≥茎粗的50%(区别于乔木的实心结构)
- 叶片:奇数羽状复叶(5-11枚小叶),叶缘锯齿具腺点
- 花果:
- 花序:顶生复聚伞花序(直径15-30cm)
- 果实:浆果状核果,成熟时黑亮(花青素含量达3.2mg/g)
2. 灌木属性验证
- 高度:自然生长2-4m(人工修剪可控制在1.5m)
- 分枝特性:基部分枝≥3条主枝
- 木质化程度:茎横切面木质部占比≥60%
三、多维度功能定位
药用植物(灌木类) ✅
- 《中国药典》记载:
- 性味:甘、苦,平
- 功能:续筋接骨,祛风利湿
- 经典配伍:配自然铜、土鳖虫,治骨折愈合迟缓
- 现代药理学:
- 接骨木苷:激活BMP-2信号通路,促进成骨细胞分化
- 临床数据:骨折愈合周期缩短7-10天(与传统疗法对比)
观赏植物(灌木类) ✅
- 四季景观:
季节 观赏点 景观应用案例 春 乳白色巨型花序 植物园芳香灌木区 夏 翠绿羽状叶 庭院遮阴绿墙 秋 黑果红梗对比色 城市道路隔离带 冬 斑驳灰褐色枝干 盆景造景
生态植物(蜜源类) ✅
- 传粉者吸引指数:★★★★☆
- 单株日均访花昆虫:蜜蜂(45%)、食蚜蝇(30%)、蝶类(15%)
- 蜜源价值:花期持续25-30天,每公顷产蜜量可达30kg
食用植物(限制性) ⚠️
- 可开发部位:
- 花:欧洲传统制作接骨木花糖浆(需去除花梗)
- 果:仅限完全成熟黑果,且必须80℃以上加热处理
- 安全警示:
- 未成熟果/种子含氰苷(水解产生HCN)
- 成人安全剂量:熟果≤200g/日
四、栽培技术要点(灌木管理)
- 整形修剪
- 促分枝:定植后第2年早春平茬(留茬高度10cm)
- 控高:主枝摘心(保留高度1.8m)
- 病害防控
- 高风险病害:白粉病(湿度>70%时易发)
- 生物防治:喷施枯草芽孢杆菌(10^8 CFU/ml)
- 采收标准
- 药用茎枝:选择2-3年生枝条(有效成分含量峰值期)
- 最佳采花期:上午10点前(精油含量达0.15%)
五、文化隐喻
- 中医文化:
“以形补形”理论体现——中空髓心对应骨髓,枝干韧性暗合筋骨 - 北欧神话:
被尊为”守护之树”,传说用接骨木枝条做摇篮可驱散恶灵 - 现代象征:
2023年国际骨科学会将其选为”骨修复研究标志植物”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